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但目前所有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当下很少有专门为中老年消费者推出的适老化产品,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老年群体对于新兴智能设备的适应性不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智能产品定价浮动较大,中老年消费群体消费力不足。
对于老人群体,本身学着用智能手机和APP就是一道公认的“信息鸿沟”了,而此前的智能手表不仅没有填平鸿沟,反而要么因为功能单一,作用形同虚设,要么操作复杂,让人束之高阁。为什么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全部智能、便捷甚至傻瓜式地解决呢?这就是用户的需求,一言以蔽之:整合。
“硬+软+云”= AI健康新物种
在上端资源层面,“星卫士”手表背靠复星集团,妥妥的世界500强、产业巨无霸,2021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排名459。深耕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在中国健康服务领域无人可及的深厚产业资源。
这就给“星卫士”对接云端健康服务提供了可真实落地的底气,而不是尬吹。譬如,三甲医疗服务支持就包括:拥有50+家线下医疗机构网络,每年挂号500+万人次的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连续三年非公立三用医院排名第一,全国性互联网医院支持医疗级线上诊疗能力与大量头部专科医生合作。
在具体的技术实现层面,“星卫士”手表采用Melexis比利时行业头部公司芯片,强劲续航,非蓝牙设备,数据实时采集通过移动蜂窝模块上传到SaaS云平台,离开手机照样工作。
来自一线大厂优秀算法工程师,依托中西医结合模型,通过领先的智能终端技术,7*24小时连续采集用户心率、血压、血氧、体温、睡眠、步数,通过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近百万人心电图自学习模型,结合人工智能建模,构建个性化的健康预警方案,为用户提供心血管,高血压,心脑梗风险连续监测与健康预警服务。
数字鸿沟下的人文关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18.7%,总数为2.64亿。国家相关部门近日发文提出,再培育100个以上示范企业,不断丰富养老等相关产品供给。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基于医疗健康数据的干预治疗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一切皆可穿戴,一切皆是数据,一切皆可连接。AI大健康时代的数字医疗新趋势,已悄然走来,谁能先大势而动,谁就占领了制高点。
不管是政策助推、还是大企业入场,都是基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星卫士,可以真切感受到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
面对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数字鸿沟,许多老年人正在成为“科技弱势群体”,但有一群人反其道行之,他们着眼于日常生活的细节,用技术为老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宁的生活,让老人感受到技术的温度。星卫士正在用物联网、AI这样的技术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健康管理模式,更好地去服务老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复星的未来:努力为老年健康撑起一片天
当前医疗的难题依旧存在,包括顶层设计,不够人性化,孤岛问题等依旧存在。可以说,互联网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问题。
复云健康董事长陈卫俊将这个出口称为外行切入内行,他总结了很多互联网的行为轨迹,慢慢发现任何一个行业最后的颠覆者都是来自于外来者,比如一开始不懂手机的雷军,一开始不懂电子商务的马云,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并且他们都颠覆了行业。
放在医疗上,陈卫俊称,在公立医院很多痛点是没法解决的,所以自己最开始也是用一个外行者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事物,寻找一些天马行空的做法,去解决当前医疗问题的破局。
讲到底,互联网的发展,只是为了让大众的生活更好一点,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也只是为了给更多人带来便利。
“像我们就比较纯粹一些,我们就做个事情,希望它的技术进步能服务好我们的用户就可以了。让老人少排队呀,让他生病的时候唉有个医生去关照,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去关怀他,让他子女远程能够看到父母的健康啊,这是我们公司的使命。”
对于和公立医院的关系,他并不认为互联网医疗是传统医疗的颠覆者,互联网只是个工具,公立医院可以利用互联网让他的服务变得更好,技术服务也能让老人的医疗变得更有效率,在这种关系下,医疗也是在升华,复云也在希望未来做更多的升华,为老年人健康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