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细节 高阻尼支架与前置音箱
很显然第三代Surface Pro虽然在整体材质和工业设计上并没有太多明显的改变,但是细节处的调整则使得这款产品在实用性上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多角度和更大阻尼的支架设计,音箱的前置改动,更灵活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器设计,每一个细节的提升都在拉高这款产品的档次。
■厚度重量:800g、9.1mm比MacBook Air更轻盈、更纤薄
前面提到过Surface Pro 3的改变是由内向外的,这其中最为明显地就是厚度和重量上的变化。800g的重量绝对能够秒杀市面上的所有笔记本产品,而仅有的9.1mm厚度就算是MacBook Air摆在眼前依旧无法可他相媲美。
Surface Pro 3与MacBook Air 重量对比
机身厚度对比
■正面改动:前置音箱更优异 流畅播放4K视频
可以看到正面面板除了将显示屏的分辨率提升到了2160x1440之外,还有就是将微软的Logo长边中间转移到了短边的中间,原因则是在于全新的键盘磁贴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比起这点,那么音箱位置从机身边框两侧调整到屏幕正面两侧靠上的位置这个改变带来的体验上的提升则更为明显。立体声效果增加明显,再加上该音箱富有的低音效果,现场感秒杀市面上绝大多数同类产品。此外,在对4096x2304的4K视频支持方面,效果十分流畅。
4K视频播放无压力
■按键接口:充电接口改进,双向可用带指示灯,TF卡槽依旧非弹出式
相比于上一代的Surface Pro充电器接口,这一代的充电接口则更加人性化,两个方向均可以插入并且仍旧带磁力吸附特性。指示灯也由原来的顶部小圆点变为了现在的侧面细条状,更容易观察触电的接触情况,不过磁力吸附式的接口在耐久度上我们仍存在担忧。
双向的可插入设计
依旧采用USB 3.0接口
在其他按键接口方面,Surface Pro 3仍旧采用了非弹出式的TF卡槽设计,这一点令人依旧十分费解,插拔的过程较为费劲。此外,尽管接口看上去并不是蓝色端子,但是它的的确确依旧采用的是USB 3.0标准。
■支架提升:更广角支架具有阻尼 寿命有待长时间考验
支架可以说是这一代Surface Pro较为明显和改进,从原来两段式的设计改成了大阻尼的多角度开合,并且该角度最大可以到150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架和背部贴合触依旧具有磁力吸附作用。不过和前几代一样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这个支架一开始有着较好的阻尼效果,但是不知道长时间的使用过后是否会松动,这有待长时间的考验。
■新Surface Pen:顶部增加按钮 操作更快捷
为了还原用户的自然交互语言,新Surface Pen的顶部加入了一个按钮,用来模拟按压式的圆珠笔。打开TypeCover,按下触笔顶部的按钮,屏幕上就会弹出OneNote应用,这个我们熟悉的记笔记过程教一次也就会了。笔迹很跟手,屏幕上也做了防误触处理,不会影响触控笔的操作。
■全新外接键盘:二段式TypeCover 更利于打字输入
为了外观上的统一,TypeCover的尺寸也变大了,但键间距并没有同比放大。触控板的面积虽说增大了20%左右,不过对于一款触屏设备来说,这个微乎其微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不过二段式的设计,抬起的那一点点角度则更加例如打字输入。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