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逻辑融合手指触笔
将内容创造与内容分享结合到一起,这是Windows平板的最大优势之所在。那么为了让这些产品在平板模式下也能保有一定的生产力并更易于信息的采集,微软也在新的Windows系统中完善了触控笔的使用逻辑与功能。
在新定制的标准下,Windows平板想要使用触控笔就需要多加入一层电磁感应层,这样与传统的电容触摸屏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平板既支持电磁感应同时也支持手指的触摸操作。对于Surface系列平板来说,我们都知道微软准备了一款名为Surface Pen的数字触笔。
Surface Pen,这款外设从Surface RT的选配变为了Surface Pro的标配,其身份的转换也说明了偏重内容创造的后者更需要它的辅助。作为一支没有内置电池的被动感应式电磁笔,它的动力源自于屏幕下方发射的电磁波。与两款Cover键盘保护罩一样,如此设计可以避免用户更换电池或者是充电时的繁琐操作,压缩用户无意义操作所消耗的时间。触控笔凸起的部分用于磁性吸附于Surface Pro的电源接口之上,方便用户携带。拥有“Digital Ink(电子墨水)”功能的数字触笔Surface Pen对于设计师、摄影师等用户而言也是个相当不错的卖点。
Surface Pen触笔可以吸附在右侧的磁性电源接口上
为了让用户的手指与电磁触笔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微软为二者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分工逻辑,理解起来也并不复杂,用户只要轻松上手使用过后就能马上明白微软的用意。在根据笔尖与指尖面积的大小来区分二者操作的精确度之后,微软将整个图形界面的滑动的操作交给了我们的手指,而电磁笔则只能靠拖动屏幕边缘处的滚动条来执行这个操作,在舍弃了滑动操作之后它可以更专注于选中、拖动等操作。另外,我们在使用电磁触笔点击图标后不需任何的延迟判定即可开始拖动操作,这也是 它与手指触摸操作的主要区别之一。
除此之外,微软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以全面电磁触笔的功能,在系统控制面板有关电磁触笔的设置选项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软为厂商们设计的电磁触笔提供了鼠标右键、橡皮擦以及手势操作的支持,尽最大可能的让这类外设拥有一些需要传统鼠标键盘才能执行能的操作。
■手写输入法加强提高文字输入效率
手写识别率,这个应该是我们在见到触控笔后最先会想到的问题,那么微软在新版的Windows系统中专门内置了一套新的手写输入法,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可以进行连续输入,并且识别率高得出奇,即使是像笔者这样字迹非常潦草的系统都能识别出90%以及上,而且识别速度完全可以跟得上我们的输入速度,当笔者在手写区域写完下一个字后上一个字也就识别出来了。
系统自带的手写输入法支持连续输入
笔者在Surface Pro中文版上使用Surface Pen体验一阵过后,感觉微软在这台以“创造内容”为前提的Surface Pro平板中对于触控笔的理解一点都不逊色于三星Galaxy Note系列或是为苹果iPad提供手写笔配件的厂商。甚至在系统方面,Windows 8中自带的画图功能都能让Surface Pen令人眼前一亮。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