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篇文章,主旨是分享,也就是完完全全地向外传递笔者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够客观,所以也不想按照评测文章或者选题的思路去写。其实这么说也是想在开头儿就给自己先找个台阶下,因为整篇文章的设定都是以笔者自己所处的环境为基础的,适用范围在多种因素的圈定下小了很多,只能说跟笔者情况类似的朋友可以多花些时间看一看,没有"中枪"的朋友就当看个热闹吧。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与很多国内的3C制造厂商一样,也犯了在过程中寻找方向的错误。记得在起笔的时候目的本来是挺单纯的,就是想跟大家简单地聊一聊平板电脑与微投之间的那点事儿,因为二者都是"便携性"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者,再加上笔者最近正好也入了一台微投产品。
然而由于时间分配的问题导致这篇文章迟迟没能下笔,越往后甚笔者脑子里想的事情也就越多。在最开始的设定中,这篇文章里会出现的角色只有一台iPad平板以及一部微投,内容方面也仅仅是想说一说平板与微投这种组合适合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以及使用的方法是怎样的。
而现在为了让内容更充实,同时也照顾到更多的用户,笔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对Android平板以及Windows平板的测试。那么在连接方式以及使用体验上三者自然会有不同,所以在这篇文章里你除了可以看到笔者的一番吐槽之外,还会找到有关使用三个不同系统的平板在连接投影这项功能上的差异化内容介绍,当然笔者也会对此做出客观评价。那么下面我们就从源头开始来聊一聊笔者是怎样从想法诞生到最终实现的过程吧。
■笔者为什么想到购买微投
作为这篇文章中的重要道具,投影机是笔者在几年前就有想法要入一台的设备。回想当时正赶上搬新家,刚装修完的房子还需添置一些家用电器。那么在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大件敲定之后,电视机的选择成了我和父母之间分歧最大的问题。当时的我想要买一款大尺寸的电视,近几年内都不打算在更换了。而父母否定我的说辞是,结婚之前就先买一个小点的凑活着用。所以最后结果就是,还在上学的笔者因为经济尚不能独立只好无条件的屈服于爸妈的想法,最终买了一台42吋的电视。
那么站在客厅当中,面对着已经摆放好的电视,确切的说是一台摆放在尺寸正好合适的电视柜中电视时,笔者彻底地放弃了购买一台大尺寸电视念头,转而想在自己的卧室内放置一款投影机来弥补遗憾。然而这个想法从脑海中诞生到着手实现时,两点之间的跨度将近有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中,平板电脑从无到有并飞快地进化者,投影机这边则是从商用向家用过度,越来越多的消费级产品问世,这其中就包括了微型投影机,简称微投。
彼时彼刻,当笔者考虑到卧室的面积、投影机的价格以及便携性三个问题时,微投似乎成了我的必然选择。为了避免疑问的产生,我还是说明一下具体情况吧,笔者目前蜗居在一个不到20个平方的卧室里,每天大部分时间的夜生活也是在这个空间里度过的,那么受到家具摆放位置的制约,留给投影机以及它所投射出的画面的空间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余地,另外家里还有之前购买的Apple TV以及可以用来放置机身的三脚架,这么看来,微投真的就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在这个冲动消费逐渐超过理性消费的年代,左右消费者下单与否的往往就是一个外界的刺激,那么对于我来说,旁边的同事在不久前买了一台60吋的三星电视,这个举动便成了促使我下单的导火索,于是我现在便正式成为了投影机用户中的一员。所以总结起来,让笔者下决心去购买一款微投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里没有大尺寸的电视机,想体验大屏幕
2.次卧使用面积有限,放不下标准尺寸的投影机
3.手里有iPad mini、Apple TV、三脚架等道具
4.相关产品价格适中,比买电视性价比高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