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国泰君安证券2025年度策略会于深圳召开。本次会议以“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为主题,组织了1场主论坛及27场分论坛,来自政府机构、产业、学界的逾130位演讲嘉宾和超过600家上市公司高管汇聚一堂,就市场关注的热点议题及2025年投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及全面展望。
国泰君安总裁李俊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投资者预期明显改善、资本市场交投更加活跃。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扩大国内需求,稳住股市楼市,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我们坚信系统集成、精准发力的宏观政策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本市场及生态各方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国泰君安始终坚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全业务链条的专业化、综合化、平台化服务体系,有效满足投融资等各方需求。希望与各领域权威专家、专业投资者紧密携手,共同展望宏观发展大势、把脉中国资产动向、探寻投资发展之道,更加积极主动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政策展望》的演讲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已经由或者正在由以往总供求失衡引致的经济波动延伸为由预期和信心变化引致的经济波动。因此,传统着眼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政策逐渐调整为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这其中“稳预期”是基础,是关键。即伴随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深刻变化,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心在向预期管理迁移,稳预期、强信心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头戏。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发表题为《AI时代的宏观模型和投资模态》的演讲,他认为,AI时代下的新投资模态是快技术、轻资产、重资本、强股权。一方面,技术创新速度极快;另一方面,快速的创新导致物理形态资产重要性下降,固定资产生命周期被技术周期快速淹没的背景下,物理资产背后的技术和资本愈发重要。因此工业化时期的信贷逻辑、高杠杆逻辑、高负债逻辑,和以银行为服务对象的金融逻辑,在AI时代正在逐渐被“早投、快投、投小、投准”的股权投资逻辑所取代。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向着这一新投资模态调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以《分工、创新、产业集群与新质生产力》为题做了演讲,唐杰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从传统比较优势转向创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激励企业不断向上攀登。企业能够创新的秘密在于竞争机制、集聚效应、创新俱乐部,不要做“抢椅子”,而是要分工协同合作创新,做把蛋糕做大式的“分椅子”。政府要扮演给企业“搭梯子”的角色,帮助科技、企业与产业从节点发展到集群。
在共筑ESG生态圈·践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碳治论坛研究院董事长、碳启城创始人孙冰先生与来自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华证指数、评安国蕴、融通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华安基金、迈瑞医疗、路博迈基金、中环联合等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们展开对话。围绕“生态圈建设;ESG信披、评级与投资;企业可持续价值链创造;ESG二级市场投资;ESG解决方案供需对话”等核心议题进行主题研讨和对话。
孙冰说:“完善ESG信息披露机制,打造可监测、可报告、可核证的数据管理体系对促进国际碳市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绿色低碳供应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SG是一个生态概念,在践行可持续价值创造的同时要兼顾企业的市值管理、战略规划、资金成本和供应链价值创造。此外,孙冰从“数据-技术-交易”的维度解读了ESG,绿色金融,碳产业和气候产业图谱,并给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建构思考。
ESG理念正逐渐成为集信披、评级与投资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本次论坛将深入探讨生态圈在践行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力图加强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和联动,促进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ESG生态体系蓬勃发展,谱写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践行可持续发展|碳启城董事长受邀出席国泰君安年度策略会共筑ESG生态圈https://pad.zol.com.cn/1012/1012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