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产业迎来关键转折。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头部车企密集发布“智驾平权”战略,剑指高阶智驾功能下沉至15万级主流市场。然而,技术普惠的背后是残酷的成本与效率博弈,车企若全栈自研高阶智驾系统,将要面对高研发投入、高人才要求以及更快的研发、技术迭代节奏等挑战。
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越企业资源储备时,第三方开放平台的价值开始凸显。近日,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就抛出了一个反共识观点:智能驾驶是智能汽车的“基带”,其核心价值在于标准化与规模化,而非差异化,且智驾行业即将快速收敛,“自研+第三方”并行将成为最安全选择。
智能驾驶的“基带理论”,开放合作成主流范式
余凯博士以智能手机发展史类比智能汽车:“智驾之于汽车就像基带之于手机,是重要的功能性价值,而非差异化情绪价值。”由于功能价值并不带来产品的差异化,最后大部分手机厂商都选择和最强的技术公司合作。最终,手机厂商仅保留摄影、UI设计等差异化功能的自研,而将通讯等功能性价值的基带业务交给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第三方,以达到功能性价值的标准化。
事实上,与智能手机发展轨迹类似,汽车智驾方案是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还是车企自研模式,一直是智驾行业热议话题。像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企业都选择“两条腿走路”,既保留了自研力量,背后也站着以“华大地魔”为首的供应商。这种双轨策略,旨在掌控智驾核心技术的同时应对自研进程滞后的现实,以空间换时间实现技术消化与人才储备,但现实是量产方案仍以供应商体系为主力。
随着智驾技术的深化,产业将加速进入收敛阶段,具备标准化技术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优势的第三方企业将成为车企抢占市场先机的高效选择。余凯博士预测,未来80%的车企将选择与强大的第三方合作。“20%自研与80%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而拥有顶级全栈技术和成熟工程能力的智驾供应商将成为车企的最佳选择。
作为本土智驾赛道的头部企业,地平线依托专有的软硬结合技术和征程家族产品已构筑起强大的规模优势:成立十年的地平线去年成功登陆港交所,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刷新纪录,全年约290万套,累计交付770万套,引领中国智驾方案的最大规模量产。目前,地平线与超40家车企及品牌合作超300款车型,包括国内前十大车企,已有170+款量产上市车型,服务超500万位车主的智慧出行体验。
征程6P+HSD,“捅破天”的高阶智驾体验
作为“基带理论”的实践者,地平线持续发挥自身软硬结合技术优势,推动高阶智驾实现“捅破天”的技术突破与体验进化。
征程6旗舰版本,专为下一代全场景智驾而生的“六代机”征程6P,已于近日正式回片,并在100小时内完成实车验证。征程6P算力达560TOPS,是地平线专门面向全场景智能驾驶应用推出的性能旗舰版方案,单颗征程6P即可支持感知、规划决策、控制、座舱感知等全栈计算任务,为车企开发高阶智驾系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与灵活的算法优化空间。
基于征程6P打造的Horizon SuperDrive™(HSD)系统,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软硬结合的大算力高阶智驾全栈系统,目前已完成实车验证,即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在即将于4月举办的2025上海车展期间,地平线HSD也将举办新品发布会与试乘体验活动,向行业与公众进一步展示其科技创新和刷新行业天花板的用户体验。
据余凯博士介绍,HSD能完成在城区复杂路口的三点式调头,目前在行业内能完成这样操作的系统是少之又少。除了技术上前沿创新,能为用户带来高度拟人、优雅从容的“老司机”般驾乘体验,HSD的设计语言也以人为本,能依托SR实时环境渲染技术打造3A级沉浸式HMI界面,精准还原交通动态,构建人机信任。
HSD在今年还获得了全球顶级设计赛事iF设计奖,这一被誉为设计业界的奥斯卡的荣誉奖项,也标志标志着全球顶尖设计领域对地平线HSD设计理念与用户体验的至高认可。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HSD作为官方授权智能驾驶系统,为参会嘉宾提供用车接驳服务,开展智驾体验,受到了与会嘉宾一致好评。
2025“智驾普及元年”,当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等头部车企也纷纷选择与地平线合作推动智驾平权,足以证明余凯博士“二八开”观点的含金量。未来,在功能价值标准化的必然趋势下,车企必须重新权衡自研投入与生态协同的边界,而第三方头部供应商的技术纵深与规模效应,将成为决定行业终局的关键变量。随着地平线征程6P和HSD的应用落地,或许智驾平权时代的“地平线范式”将再次重构产业格局。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平线余凯的智驾“基带论”:功能价值标准化重构产业格局https://pad.zol.com.cn/968/968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