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十多年,除了第一次买车的喜悦,真正坐上驾驶席启动发动机就让我心中砰然一动的经验却不多。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坐上一辆性能为导向的豪华车,转动钥匙后随着发动机的轰鸣,赛车座椅自动把我夹紧,立刻有了与车融为一体的感觉,渴望着立即踩下油门开跑。最近值得一提的则是凯迪拉克XTS,坐进驾驶席,按下点火开关,从中控大屏和仪表板液晶屏闪现的高科技动画,让我恍然感觉这不是一部现在的量产汽车,而是某个未来的场景。
对信息技术产品,用户已经对技术升级、产品更新的速度追求有了极高的要求,一年不开两个换代新产品发布会的厂商都不好意思出门。但汽车却活在一个典型的传统行业里——我们且不说机械部分,汽车电子系统至今也不过刚刚淘汰磁带音响,十多年前就民用化的导航功能还都是高端配置。在凯迪拉克XTS上,极具科技感的启动动画过后,我看到的这套车载电子系统已经很大程度上把汽车与消费电子产品功能之间的鸿沟填平了,这让我们对未来几年汽车的数字化前景有更高期待。
凯迪拉克把这套系统命名为CUE,是凯迪拉克用户体验三个单词的缩写,车载系统的良好体验该从哪里体现呢?我认为还是要回归到汽车这个工具的本质上来,只有围绕它的核心功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才不是画蛇添足。汽车本质上是一个交通工具,快速、安全地把驾乘者运送到目的地是第一位的。车载系统在保证快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娱乐、舒适性功能才真正有意义。在这个背景下,把普通的手机、平板电脑甚至PC产品的体验来与车载系统作比较,实际意义并不太大。
凯迪拉克XTS
我有一个做汽车电子产品的朋友,我曾经向他请教过车载系统与消费产品有什么不同。他告诉我,汽车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但又对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普通的平板电脑、手机基本上无法作为标准的车载系统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辆车可能冬天在北方遇到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夏天的烈日下又很容易产生零上四五十度的高温,而消费电子产品基本没有考虑这么大的温差,更别提震动、灰尘和恶劣的电磁环境了。所以车载系统跟不上消费潮流,也有实际的困难。
这一次在试用了几天CUE系统之后,我看到它基本上具备了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同时还与XTS汽车本身的机械和控制系统深度整合。凯迪拉克肯定为此下了足够的功夫,在当前的主流量产车中,CUE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实现都是领先的,给未来汽车的发展做了很不错的榜样。
新汽车里中控系统的大屏幕已经不算稀罕,CUE系统在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以提升使用便利性。比如带距离感应的触摸屏,支持多种触摸手势操作甚至还有中控屏幕与仪表盘内容的互动。为了体现全触摸理念,XTS的CUE系统把独立的空调控制、座椅加热通风等按钮也改为触摸控制。这一点就需要见仁见智了,有人会喜欢它的科技感,有人会说机械按钮更有汽车的感觉。
最吸引人的是XTS上把传统的机械仪表盘改为全液晶屏显示,而且提供四种显示模式,提供不同密度的车辆和驾驶信息。相比传统的机械仪表,显示效果上XTS的CUE并无劣势,但信息展示的自由度和丰富程度则大有改进。至少用户不必翻手册去查询闪烁的小指示灯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只是看起来很炫,CUE系统的价值没有这么高。在漂亮的显示界面下面是它与XTS行驶和安全系统的深度整合。在现代都市里与把车开快相比,安全地开车更重要。通过丰富的传感器,CUE可以在仪表盘、挡风玻璃投影、后视镜上显示各种辅助驾驶信息,甚至还有座椅震动来提醒不同方向的驾驶安全威胁。把各种信息根据驾驶需求在不同层次展示出来,需要很深入的研究和测试,CUE系统做得不错。
现代城市人听音乐最多的时间恐怕是在自己的车上。XTS很大方地给用户配备了BOSE音响系统,极大地提升了车内的影音效果。而且全系标配的BOSE汽车降噪系统帮助XTS的行驶安静程度达到了很不错的水平。
车载电子系统最重要的应用当然是导航。CUE系统内置的3D地图显示效果很高,对驾驶者最有帮助的是导航信息和地图还能在仪表盘上显示,简要的导航信息还能投影到挡风玻璃上。这可是多先进的后装系统都无法做到的。作为通用旗下的品牌,凯迪拉克XTS还配置了安吉星系统,懒得研究导航地图怎么操作时,可以一个按钮打出电话让后台系统的活人来帮你解决目的地问题。安吉星系统的潜力显然不止查地址或者寻找维修点,对车载电子系统来说,具备了数据通信能力,在升级系统、安装软件甚至远程检测方面都有极大帮助。
最后,我很高兴地看到CUE不是一个封闭静态的系统,而是一个可以安装新应用,给用户提供更多可能的开放生态。虽然我们不太可能一边开车一边打小鸟,但是一辆联网的汽车肯定有无数可以发掘的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期待通用汽车和第三方开发者们能给XTS的用户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从凯迪拉克XTS最新配备的CUE系统上,我看到了通用汽车在下一代汽车电子设备上研发和整合的实力。这套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们可以期待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类似的系统,给车主们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