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虽然双核处理器的性能比单核有了质的的飞跃,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平板电脑所用的SoC和手机是完全一样的,如用在三星手机Galaxy S2上的Exynos 4210同时也用在平板电脑Galaxy P6800身上,苹果iPad 2上的A5处理器同时也用在iPhone 4S上,等等。
但笔者认为,随着iPad 3在业界首次采用2048*1536的视网膜屏幕,势必会带来其他平板厂商的跟风效应,从而使整个平板电脑产业进入高清化时代。但是相比手机,平板更大的屏幕与更高的分辨率一定会对芯片产生前所未有的性能需求,那么拥有一颗高于手机处理能力的SoC芯片便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未来处理器的发展形式将会是怎样的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发展方向一:提升芯片工艺水平
即将面世的英特尔Ivy Bridge处理器采用先进的22nm工艺
近日,苹果更新了部分iPad 2代的处理器制程到32nm工艺,不仅带来了续航能力的提升,而且还降低了机身的发热量与制造成本。苹果此举,意在为该公司未来的移动设备所采用的新核心工艺打基础,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由此看来,通过提升SoC处理器工艺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目前28nm工艺与22nm工艺的移动处理器研发项目已经上马,不久的将来便会与广大用户见面。
发展方向二:增加核心数量
华硕(Transformer Prime)TF-201平板近期的关注度很高,因为它是国内唯一一款在售的4核平板。而该产品最大的卖点便是拥有怪兽般性能的Tegra 3四核处理器。由此看来,随着未来平板对于处理器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核心数量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措施。
发展方向三:优化架构
从众多移动芯片厂商拥抱ARM架构,而对X86架构不屑一顾的情形来看,针对移动芯片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对架构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ARM架构的优势所在。目前其Cortex系列最强的移动SoC架构为Cortex A15。
发展方向四:云计算
云计算就是利用无限传输技术使用户通过在设备上发送操作指令,之后便享受到来自另一端对该任务的处理服务。这是近些年才兴起的概念,但是不排除会在将来实现。
发展方向五:由国产厂商引领芯片技术发展
随着如新岸线,瑞芯微等国产厂商在芯片技术方面的不断进取创新,不排除未来他们将成为全球移动芯片领域的标杆,从而引领整个芯片行业的技术发展。
写在最后:
好马需要配好鞍,这点不仅适用于芯片之于平板厂商之间,还适用于芯片之于软件之间。因为硬件永远是跟随软件的发展而发展的。拥有再强悍的配置,没有应用的支持也是白搭,反之亦然。相信平板电脑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它将在软件和硬件上与手机产生更大的差异,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创造与消耗设备。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