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高级编辑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产品:Surface RT(32GB) 微软 平板电脑

    1流言:小号 Surface RT 就要来了

        今年的第二季度就这样过去了,各个公司都在做着半年来的业务总结,以及例行公事般地对外公布自己的财报,情况有喜也有忧。而对于整个IT科技产业来说,在苹果公司前任CEO乔布斯走后,波澜不惊、略显平淡的时光还在继续着,即便是挂着苹果资深副总裁以及产品总设计师头衔的乔纳森·伊夫将新版的iOS7系统改的面目全非,也还是提不起消费者们的更多热情,甚至是连批判者谩骂的声音都要小了许多。

        不得不承认,苹果公司在过去几年通过激进式地创新将整个科技行业拔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位,围绕着这个领域而聚拢起来的投资者们也都得到了自己应得回报,一切都看起来是那么得阳光。然而很不凑巧的是,乔布斯同志为我们开了个好头儿却走得匆匆,留下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后来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分才好。

        看看现在的形势吧,巨头企业们身背着我们的太多期待,倘若没有一鸣惊人的壮举则难入消费者的法眼,像微软诺基亚这样的例子笔笔皆是,其中最惨的当属惠普。而小型创新企业或许掌握着一些好的创意但却受制于资本问题,它们的发布会就像是在闹市放了个鞭炮,短时间内你的确是胜利了,但长时间内根本没人Care,至于可以被归为这一类的厂商那就更多了去了(多见于各个媒体的零星新闻报道中)。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由此可见,创新的步伐迈得太大消费者们也不见得买账,而且总得是不信邪地去试过那么几次后才会知道“务实”才是这个圈儿里亘古不变的主旋律,这也正应了习总的那句“实干兴邦”。在笔者看来,谷歌是个谙熟此道理的真巨头,谷歌眼镜(Google Glass)堪称近些年来的最佳最佳创意,但人家并不开放购买,而近日发布的新版Nexus 7又不得不说是做到了消费者们的心坎里,等得让人着急。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继新Nexus 7之后Twitter上关于新版Surface RT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北京时间本月22日凌晨,谷歌在美国旧金山发布了万众期待的新版Nexus 7平板电脑,那么网友在感叹过谷歌的真心实在之后又把更多的关注留给了微软,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下一代的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在Twitter上曾经有网友宣称微软下一代Surface RT将采用更小的屏幕尺寸,以及改用高通的芯片,那么笔者今天也来凑个热闹,对即将到来的Surface RT 2做一个展望。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本月18日微软公布了2013 Q4财报(Surface RT项目投资费用为9亿美元)

        现在我们就来把话题转到微软的Surface RT,以及它的继任者。那么这款产品对于微软公司同样也是近些年来最具历史意义的产品,从操作系统以及硬件设计的角度来看,它的行业地位举足轻重。本以为能为微软以及Windows系统开辟出另一条路的它,却被惨淡的销量证明成了一位失败者,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把它再挖出来谈一谈未来。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微软公布Q4财报后股价下跌Surface遭到投资者声讨(数据来自NSDAQ)

        在这里只能先跟微软说一声对不起了,不过笔者的本意还是希望微软下一代的Surface RT能够做得更好(假如微软真的还要坚持做下去的话)。那么下面我们就以目前的情况来重新审视一下这款历史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的平板电脑,总结它的不足展望它的未来。     

    2问题一:Windows RT要不要继续做?

    ■问题一:要不要继续做Windows RT

        直到去年,姗姗来迟的微软设立了全新的Surface品牌,重装上阵后自己也做起了硬件。这也是微软公司在当年对个人电脑制造方式上选择了与苹果不同的道路后,第一次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做一款数码产品,之前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手机都不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自从微软对外公布了Surface RT平板电脑计划后,其所搭载的基于ARM芯片的Windows RT系统就成了当时业界都在讨论的话题,同时也让Wintel联盟处于危机状态的关系雪上加霜(英特尔在这之前以先与谷歌合作推出了基于X86芯片的Android Pad)。那么在这款产品正式上市之后,投行分析师以及媒体们对这款“新系统”的口诛笔伐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基本上关于Surface RT的大部分差评也都来源于此,所以出于以上考虑笔者也就将这个问题放在了第一位。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为移动而生的Windows RT系统(图片来自微软)

        对于这样一个口碑可以用糟糕来形容的系统,微软还有必要坚持再做下去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对一个从个人电脑时代开始就稳步走过来的巨头公司来说是一定的,有了这套基于ARM架构处理平台的系统存在,才使得微软以后有能力摆脱Intel的束缚,毕竟一套计算机体系离不开软件同样也离不开硬件。但是这套看似强大但是不完美的系统还有以下三点非常明显的缺陷:

        1.处理芯片性能不足,难以支撑操作系统的流畅运行

        2.应用市场的生态环境建设不完善,桌面应用严重匮乏

        3.仅在标准版Windows系统上做了减法,缺少特色功能

    ■解决方案:

       1.升级核心硬件,区别凌动产品(上市日期预计为2013年Q3季度)

        英特尔目前有低功耗的凌动系列处理芯片,微软也与其合作推出了搭载标准版Windows 8系统的平板电脑,这将是挡在Surface RT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对于采用整合方案的平板来说,微软需要采用一颗性能更强的芯片来保证系统的流畅运行。

        而从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微软的下一代Surface RT平板电脑将会放弃英伟达与高通进行合作,至于具体的型号应该是隶属于Snapdragon 800系列的MSM8974,该芯片集成了4G/LTE基带。可见在微软的XBOX ONE游戏主机全面投靠AMD之后,Surface RT也将远离英伟达(高通之前收购了AMD的移动图形处理芯片业务,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Adreno)。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下一代Surface RT需要性能更强劲的处理器(图片来自高通)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MSM8974 芯片的安兔兔系统评测跑分成绩(图片来自高通)

        在性能指标上,安兔兔跑分成绩可达36000分的Snapdragon 800是之前Tegra 3处理芯片性能的3倍,同时也超过了目前主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旗舰芯片。下一代Surface RT如果能够采用这款芯片无疑是相得益彰的结果,同时也能奠定这款机器的绝对旗舰地位。那么相比迟迟还未上市的Tegra 4芯片,高通一贯的作风都是提前发布抢先上市,可以预见换装高通芯的Surface RT也即将在第三季度的某一天与我们见面。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Intel Atom Z系列低功耗处理器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微软要找到这类产品与采用英特尔凌动系列处理芯片产品的差异化内容,否则Surface RT只能是一款用来衬托后者的绿叶型产品,至于微软该怎样做笔者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后面来谈。

        2.开放桌面平台,吸引厂商加入

        从Windows Blue或者是说Windows 8.1开始,微软对系统内置的应用市场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占据大量交互空间的应用分类视图并入了右键菜单,另外榜单以及精品推荐等项目的引入也更能调动应用开发商们的积极性,总之使用这个Metro UI与Windows 8系统共同的应用市场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微软限制了Windows RT系统桌面应用的开发

        那么与传统桌面系统正相反,Windows RT系统目前所匮乏的是桌面级应用,除了微软的Office办公套件以及IE浏览器之外,用户无法使用第三方厂商所开发的应用。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在于后者,而是微软使用代码完整性检查机制(Code Integrity Mechanism)做出了限制,所以在“非越狱”状态下我们根本无法运行这些为ARM芯片编译的应用程序。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Office 2013 RT成了传统桌面存在的主要目的

        在今年六月份召开的Windows Build 2013大会上,微软公布了新的Visual Studio 2013开发套件,其中提供了为ARM处理器指令集以及Windows RT应用而准备的编译器,并且可以直接调用ARM架构芯片的底层资源。所以我们希望在新的Surface RT拥有了足够强的性能后,可以看到有更多的第三方桌面应用出现。

        3.改减法变加法,让新系统不同

        对于已经足够臃肿且包含了众多功能以及接口的Windows系统来说,我们指望Windows RT能够在原版系统的基础上在做加法肯定是不现实的,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Windows RT系统仅仅是一个在功能上瘦身后的Windows 8系统。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Windows RT 8.1系统中加入了很多贴近生活的应用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Windows RT 8.1系统中加入了很多贴近生活的应用

        虽然这个以桌面级系统为框架的Windows RT在功能上要比Android、iOS更有深度,但面对采用英特尔凌动系列芯片、使用Windows 8系统的产品来说,这套系统毫无优势可言。笔者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不过这是一个微软必须要处理的事情。   

    3问题二:工业设计是否足够科学?

     ■问题二:工业设计是否足够科学?

        微软曾经在Windows XP辉煌的年代涉足过平板电脑领域,或者说是用“变形笔记本”这个词来形容的话要更为科学一些。一个名为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的衍生版系统,是微软为这些设备所准备的。但以当时的工艺制造水平以及工业设计能力来看,这些次世代的产品的确有点超前了,笨重的机身以及对触笔操作的依赖使得这些产品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然而此次失败地试探让微软足足蛰伏了十年之久。

        那么以微软公司的行业地位再加上平板电脑的历史意义,Surface系列平板注定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虽然舆论在Surface RT这款产品的操作系统层面有不少分歧,但对于这款产品的工业设计业内普遍给与了肯定的态度。如果按照一款好的产品要有“传承设计与颠覆革新”的标准来衡量,Surface RT的工业设计绝对可以被算得上是颠覆性革新。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终端形态已经基本成型但具体到产品形态还需革新

        从苹果推出iPad以来,整个行业的模式以及产品形态都没能脱离前者所制定的标准,另外还有一部分厂商又将死去“上网本”重新复活了(有着笔记本形态的变形平板),总之我们已经是太久没有见到能够震撼心灵的产品了。那么作为Surface RT的符号,Kick Stand背部支架以及Touch Cover键盘保护罩的出现,再次体现了微软产品设计师的创造力与行业的生命力。但即便如此,Surface RT在工业设计方面还是有所不足:

        1.产品尺寸与Surface Pro有交集

        2.Touch Cover的有设计缺陷

    ■解决方案:

       1.降低产品尺寸,避免同根相争

        不光是谨慎的微软在为未来做着准备,英特尔方面也有同样的想法(其实应该是后者在先才对)。所以Surface RT除了要面对谷歌与苹果阵营中的产品之外,还要面对采用英特尔X86架构处理器的Windows平板,比如Surface Pro,以及像华硕 ME400C这种采用Atom Z2760处理芯片的产品。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虽然配置不同但两款Surface平板还是长得太像了

        如果以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当Surface RT、Surface Pro以及华硕 ME400C同时摆在我的面前时,Surface RT将会是我最先排除的产品,它的尺寸以及功能都近似于华硕 ME400C这类产品的子集,并且Surface Pro在处理性能上又与其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位置,下一代的Surface RT必须作出调整。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初学者谷歌都知道屏幕尺寸决定产品的UX(图片来自谷歌)

        从首款小尺寸Win8平板宏碁 Iconia W3上找到灵感,下一代的Surface RT也应该将机身尺寸做小,同时个人也比较认同8.1英寸这个屏幕尺寸。那么小尺寸茶品的不足就是难以在操作精度要求较高的传统桌面模式有所作为,而Windows RT正是把用户使用时间按三七开分配到使用Metro UI的开始界面以及传统桌面,差异化的内容瞬间就有了。

       2.减少粘合工艺,品控必须加强

        Touch Cover与Type Cover是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提升商务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于Surfa RT就好像是任天堂的Wii Remote(双节棍)之于Wii主机一样,虽然身为配件但没有它们的体验是不完整的。从功能层面与使用便捷程度的层面来看Touch Cover与Type Cover是成功的,但在自身品质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重要配件Touch Cover的品质有待提升

        与Surface RT机身背部坚固牢靠的Kick Stand支架相比,薄至3mm的Touch Cover键盘保护罩出现了普遍存在的品控问题(实体按键的Type Cover也同样存在),其根源就是Touch Cover背部表面覆盖的微纤维与内部框架的粘合不够紧密。与其它消费者遇到的情况一样,笔者手里这台Surface RT所使用Touch Cover就出现了开裂的现象,虽然咨询微软后表示可以做更换处理,但我显然更希望没有这些问题。

        


    4问题三:微软的平台化优势在哪里?

    ■问题三:微软的平台化优势在哪里?

        笔者一直在强调微软是一家平台型企业,繁杂的业务项目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看看被置入到Surface RT中屈指可数的内容,真心让我们怀疑这是不是一台完全由代工厂生产的产品?那么由此可以很容易联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消费者们一直都在抱怨的定价问题,单机售价3688元的Surface RT(目前已经降价至2488元)是一款纯粹卖硬件的产品,微软并没有准备充足的资源来拓展利益链条,促使消费者在它的上面做二次消费。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制造成本为1680元的Surface RT比iPad的利润率还高(数据来自iSuppli)

        那么定价3688元的Surface RT是否为微软带来了利润呢?各位不妨先看笔者算一笔账。在微软最近公布的第四季财报中显示,整个Surface RT项目花费了大约55亿元人民币。那么根据调研机构iSuppli的分析,Surface RT的物料+人工成本是168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台Surface RT微软可以得到2000元的利润,也就是说微软需要卖掉275万台Surface RT才能保本(注意仅仅是保本而已)。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微软已经将Surface RT的售价从3688元调整为2488元(图片来自微软)

        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只有大约120万台的Surface RT被渠道接收,即使它们都到了消费者手中也距离275万台还有半程以上的差距。终于微软憋不住了,七月初Surface RT各个机型均做出了150美金的降价处理,国行32GB版的价格也从之前的3688元下调了2488元。但即便是这样,Surface RT面对的问题却没有减少:

        1.过分追求成本回收,产品售价不够亲民

        2.平台优势利用不充分,Surface RT的纽带作用没有体现

    ■市场份额优先,盈利先放一边(Surface RT 2保持2488元售价 )

        将苹果视为行业标杆,以苹果作为定价标准,微软家的Windows智能移动设备卖得可都不便宜。数据依然来自调研机构iSuppli,在经过对比后发现,微软 Surface RT(按照定价3688元)的净利润要比苹果的iPad 4TH还要高,这也就让我们很容理解为什么Surface RT的人气如此之低了。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全球市场平板的出货量不断增加而iPad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

        对此,谷歌是个很好的例子,新旧两代Nexus 7平板均以是一个让消费者认为“捡了便宜”的价格发售,除此之外其它品牌的低价Android Pad笔笔皆是,市场份额方面Android Pad也早已超过了苹果的iPad。

        如果让笔者定制下一代Surface RT的售价,那么我倒觉得微软在调整之后的2488元还是比较合理的,保持这个价位不变即可。相比iPad mini以及Nexus 7虽然没有价格上的明显优势,但能在这个价位带给用户更全面的功能,还是值得的。

    ■整合现有资源,用大数据终结

        如果我们以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身份来看待微软,那么它与谷歌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二者均在搜索引擎、内容市场以及网络服务方面有所建树,这也是苹果的短板之一。另外微软在产品门类分支、市场拓展区域、实体零售店铺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微软有着与谷歌完全不同的境遇。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Windows RT 8.1内置的应用市场

    从不足看进化 下一代Surface RT展望
    微软的XBOX LIVE社区

        那么微软通过XBOX Live社区服务、App Store应用市场、Bing搜索引擎、以及包括Skydrive在内的诸多网络服务等,都可以去终结消费者Surface RT上所产生的消费,并且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手段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地推送与投放。    

    5总结:笔者想看到的Surface RT 2

    ■笔者想看到的Surface RT 2   

        1.硬件部分

        微软应与英伟达展开更深层地合作,并且至少要规划指定五年的长期合作方案。硬件部分除了采用Tegra 4处理芯片之外,还应为英伟达的GRID云服务以及虚拟化显卡技术提供平台支持,其中XBOX Live社交服务以及游戏软件将会是非常好的可整合资源,同时这也是英伟达所需要的(已经投靠AMD的XBOX ONE暂时是没戏了)。如此一来微软就可以像索尼一样,组建一个PSV+PS4的新互动平台,让Surface RT拥有更多的附加价值。

        “Surface系列平板现在不需要蜂窝数据网络连接功能(4G/LTE),并且将来也不会需要”,这曾经是微软公司负责Surface项目的产品经理所说过的,那么我相信他应该马上收回这句话,并在新版本的Surface RT平板中加入蜂窝数据网络连接功能(4G/LTE),以此来体现出该机与Surface Pro的差异化内容。

        “屏幕尺寸决定使用方式”,这一直都是笔者所坚持的观点。无论是Google Glass还是Pebble的智能手表,它们的存在只能是丰富用户随身可携带的终端设备种类,而不是取代。所以微软应该尽快拿出小尺寸主打娱乐与内容消费的Surface产品,参考宏碁的Iconia W3,一款拥有8英寸屏幕、不带触笔,但有配套Type Cover的Surface RT会提高现有的网络社交化体验。

         2.功能部分

        统一多平台系统内核,全面引入Metro UI风格样式,以微软现在的布局计划来看,Surface RT所搭载的Windows RT系统在UI样式以交互逻辑上不会与Windows 8系统有太大的出入。可想而知,微软已经让用户在接受Windows 8系统的时候付出了一定的学习成本,所以为了降低额外的学习成本,微让旗下多平台的产品保有一定的共通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系统层面难以作出大范围的调整,微软就更应该在功能上让Surface RT体现出它与Surface Pro之间的差异化内容。如果能够结合小尺寸机身拥有良好便携性的特点,Surface RT至少应该加入NFC进场通信、红外线遥控以及GPS定位的功能,以便于更好的融入用户的生活。

    编辑总结:

        从时间线上的安排来看,谷歌已经率先出招拿出了在硬件配置上全面进化的新版Nexus 7平板电脑,在已经拿到机器的外媒的评论中不难发现,他们普遍认为新版的Nexus 7是一款充满诚意但缺乏新意的产品,不过从消费者的反应来看即便这款机器不叫好也会是一款非常卖座的产品。

        然而接下来要登场的将会是微软的第二代Surface RT,后发制人有优势同样也有压力,更别说初代Surface RT的口碑并不是很好。那么这次的新品将是证明微软应变能力以及奠定该系列产品未来基调的一代,笔者希望微软不是靠资本砸出一个市场中的第三极,而是靠消费者所认可的市场份额来做到这一点。   

    6微软Surface RT详细参数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平板电脑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