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高级编辑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品牌:微软 平板电脑

    1被标杆压制的Surface Pro

         美国时间2月9日,微软正式对外宣布Surface Pro平板上市,首批发售地区仅包含美国本土与加拿大两个国家及地区。销售渠道除了微软自家的官方在线商城以及实体零售店外,Bestbuy也在线上以及线下的实体零售店同步上市,微软本次提供的Surface Pro有64GB和128GB两个版本可以选择。对于国内的网友来说,2月9日这一天是一段漫长等待结束的日子,但是由于发售地区的限制以及供不应求的出货量使得他们不得不再次陷入另一段漫长的等待之中。

        然而这一次微软没有让心急的国内消费者等得太久,在前一阵子微软宣布Surface Pro将在更多的国家及地区上市的消息余音未落,昨天微软中国就在其官网上展开了Surface Pro的预售工作,用户只需登陆微软官方商城预订页面,并留下个人信息,便可获得微软为你推送的产品动态。由此看来这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真的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那么为了迎接即将上市的行货版Surface Pro,同时也为了给想要购买这款产品或者是说诸如此类产品的网友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中关村在线平板频道以微软的Surface Pro平板为例来做一系列的相关测试,并以此向读者展示一下这类产品的特性与功能。经过网上的调查统计,网友们对于Surface Pro这款平板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就是散热与续航,散热问题我们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做了专门的评测,今天我们就来对另外一项续航进行测试,看一看Surface Pro在有关续航时间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如何吧。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说到续航的问题,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这应该是平板电脑相较于手机或者是笔记本电脑的优势项目之一,之所以它能从二者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甚至是茁壮成长,这与其拥有着不错的续航表现是分不开的。那么从苹果推出第一代iPad开始,平板电脑算是以一个体面的身份正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在一开始iPad就为这类设备设定了一个不低的标杆,8-10小时的续航时间也成为了消费者们都普遍认可的标准。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行业发展初期,拥有8-10小时续航时间使得iPad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随着其它厂商的快速跟进,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平板电脑,无论是大批量采用Android系统的传统产品,还是最近推出的采用Window RT系统的新品都能有着类似的续航表现,仿佛续航时间已经不在成为衡量一款平板电脑整体表现的重要标准了。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采用ARM架构的产品为平板的续航时间设立了标杆(图片来自Which!)

        但是随着微软推出采用高性能Intel Core i5处理器的Surface Pro平板电脑,再加上它在显示屏幕参数上的升级,使得我们不得不又重提平板电脑续航时间的问题。对于硬件配置类似于超极本的Surface Pro平板来说,网友们应该对这个平台的功耗也都有所了解,心里也清楚这款平板理论上的续航时间自然是无法达到我们之前所达成的共识的。那么到底Surface Pro在各个应用场景下的续航表现如何,以及到底是哪些条件因素影响了它的续航,我们下面就来一探究竟吧。 

    2影响续航时间的制约因素一

        想当然地认为Surface Pro的续航时间就长不了,这肯定是很多网友一看到Surface Pro的硬件参数之后就会产生的想法。那么它是否真的就如大家所想像中的那样不给力,或者说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们首先通过硬件功耗上的理论分析来看一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续航时间达不到iPad与Android Pad的高度。

    ■核心硬件平台

        使用Intel H77M芯片组,搭配IvyBridge架构的Intel Core i5-3317U超低电压处理器,与超极本一样的核心硬件配置就决定了这款产品在本质上就与iPad以及Android Pad等消费内容型平板有很大的区别。因为采用了22nm的3-D三栅极晶体管制造工艺,新平台Core i5超低电压版处理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了功耗,并且由于核心电压的降低减少了漏电情况的发生,从而使得由于电气化特性导致的无用功的产生也有所减少,可见Intel在处理新平台的功耗问题上没少下功夫。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采用x86架构Intel Core i5-3317U处理器

        但由于Core i系列处理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Intel x86处理器家族中性能的代表,纵使一次次工艺制程的提升都在降低处理器核心的功耗,但是由于起点较高,所以SDP(应用场景设计功耗)在10w左右的 Corea i5-3317U依旧要比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高不少,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3倍左右。因此可以说Ivy Bridge架构的低功耗特性促成了微软 Surface Pro的诞生,但它还是离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有些距离。那么Intel下一代Haswell架构处理器起或者是说之前盛传的Ivy Bridge Y系列处理器将把SDP功耗控制在7w左右,相信未来的Surface Pro 2或者3会因此表现的更好。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Intel Core i5-3317U的SDP功耗大约是上述产品的2-3倍

         那么处理器除了自身功耗的问题外,因为裙带关系,它还要拖着散热风扇以解决工作状态下的发热问题,而且为了尽可能的保持一个良好的身材,微软为Surface Pro准备了两个小尺寸的风扇,相较于只需被动散热即可的采用ARM处理器的平板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显示屏与触摸屏

        采用10.6英寸的显示屏,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长宽比例为16:9,使用ClearType HD技术,这就是关于微软Surface Pro显示屏方面的一些参数,虽说这些在苹果的新iPad以及华硕 TransformerPad Infinity等采用高分屏的平板面前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当看到微软正式公布Surface Pro的参数时还是为止一振,没错,这就是我们想要的Surface Pro。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显示效果细腻的高分屏对电量消耗很大

        如此清晰的Windows系统,我之前只在索尼的VAIO P口袋本上见过(笔者见过最清晰的),不过使用高分屏同样也为整机的功耗带来的负担,由于液晶点阵数量的增加导致了控制信号开关的增加,这也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其次为了配合Surface Pen触笔的使用,虽然微软没有表明是否采用了Wacom的电磁式触控屏,但Surface Pen的悬浮预览功能以及无法在普通电容屏上使用的特性都表明,微软Surface Pro上使用的这块屏幕肯定是采用了电磁屏与电容屏相结合的复合式设计。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使用了电磁电容复合屏幕

        那么Surface Pen电磁触笔采用了无源设计(不内置电池),虽然它可以吸附在Surface Pro的磁性电源接口上,但其实可以看到Surface Pen的磁性连接处没有设计金属触点进行电流的传输。所以说一切的感应操作都要交给Surface Pro机身正面的这块屏幕去处理,这样的设计我们在三星的Galaxy Note 10.1的身上也有见过,这类屏幕需要提供额外的电力去供给传感器的开销,所以屏幕也成了影响Surface Pro续航时间的关键要素之一。

    3影响续航时间的制约因素二

    ■电池容量&操作系统

        其实前面说了那么多的制约因素,找了那么多的原因,如果Surface Pro可以搭载更大容量电池的话,那么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会被削弱很多,毕竟在不错的实际使用体验面前大家都不好再说什么,然而现实的情况就是微软的Surface Pro使用了与苹果Retina iPad相仿的42Whr锂聚合物电池。相信就算有不少人都还不清楚新iPad具体的硬件参数,但对于它可以使用大概8-10个小时的这个特性还是有所了解的,至于前者要想达到这个高度,42Whr的电池容量显然是不够的。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内置来自LG代工的42Whr锂聚合物电池

        成也萧何败萧何,平板电脑因续航持久的特性起家,而现在又受它所困,虽然我们很清楚Surface Pro与iPad是两个身处在不同平面的产品,但也不得不承认电池行业的发展确实是制约了一些新概念以及新产品的普及,所以要说微软没有考虑过在Surface Pro的内部置入容量更高的电池,这个估计连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都不会相信。然而摆在眼前的实际情况就是,13.5mm的Surface Pro可能让很多消费者都回想起了初代的iPad平板,重量上甚至还要超出后者一半左右,这样的退化行为俨然已不被大家所理解,所以微软也就没有必要在牺牲便携性来换取更高的电池容量了。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每一代Windows系统都都会对功耗进行优化

        另外在这里还说提及的以及点就是操作系统的复杂度对整个平台功耗所带来的影响,那么iPad所采用的iOS系统精简于苹果的MacOS系统,采用相同的内核使用不同的桌面环境,并且在接口和功能上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后使其成为了一款适合移动终端的轻量级系统。而Surface Pro则直接使用了完整版的Windows 8 Pro系统,相信各位也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策略组来对模块化的Windows 8系统进行功能上的调整,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还是希望微软帮他们在出厂的时候就调试好,亦或者是设计一个可以在多模式中进行切换的开关。

    ■存储系统

        之前很少看到配合ARM架构处理器的SoC系统有支持SATA总线的,就算是有支持的,整个平台的数据吞吐能力也会因处理芯片的处理能力而受到限制,所以以往我们看到的平板电脑几乎都采用了eMMC Nand Flash闪存颗粒,那么因为封装方式上的差别,主控芯片上的差别以及缓存和接口上的差别使得它的性能与SSD固态硬盘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采用的镁光C400 SSD固态硬盘

        那么在Surface Pro的身上使用SSD还是eMMC?可能微软也曾想过这样的问题,但笔者觉得也就是想想罢了,选用SSD肯定是最终的答案。Surface Pro采用的是镁光 C400 mSATA接口的SSD固态硬盘,里面用的是25nm工艺的MLC存储颗粒。性能方面SSD要好过eMMC太多,但是在尺寸体积以及功耗上带来的负担同样也要超过后者。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固态硬盘为了保证颗粒寿命需要后台进行文件的转移

        由于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有限,所以为了保持存储颗粒的寿命,需要在剩余空间有限时进行文件的转移操作以避免反复读取写入同一个区域,并且可用空间越少这项操作越频繁,于是对于存储容量较小的64GB版的Surface Pro来说,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就要更严重一些。那么SSD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一直在后台执行这项操作,不但影响性能,同时也会加快电池电量的消耗。

    ■键盘保护罩

        微软在Surface Pro的身上花了很多心思,如果你没有静下心来理解这款产品,反馈的肯定是一些负面的情绪,配置高了说影响续航,配置低了说不符合旗舰身份。可能在Surface Pro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不少这样有争议的设计,但有一样它的争议声一定最小,那就是即可以用来提高输入效率又能充当屏幕保护罩的Type Cover。它需要Surface Pro本机提供电源才能使用,我们不能说这是Tpye Cover或者是Surface Pro 的缺点,只能说这也是一个影响续航时间的因素。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Type Cover需要Surface Pro提供电量

    4充电时间及电源设计

    ■充电时间

        如果续航时间是评判一款平板电脑便携性好坏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么充电时间的长短我觉得同样重要。在这之前我们探讨过使用USB接口充电效率的问题,也探讨过用Retina iPad充电器给iPad mini充电是否会加快充电速度的问题,可见随着平板电脑的性能越来越强,电池的容量越来越大,消费者们其实还是很在乎这些设备的充电时间的长短的。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初始时间 14:04(电池电量为01%)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过程时间 15:06(电池电量为50%,耗时01:02)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结束时间 16:39(电池电量99%,耗时02:35)

        在之前的2012年年终平板横评中,我们加入了对续航时间以及充电时间的全面测试,虽然苹果的Retina iPad(第四代)有着不错的续航成绩,但是其四个多小时的充电时间也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使用一个小时就要花费半个来做准备,这对于经常出门在外使用iPad的用户来说成本有点高,如果突然忘记了充电想在短时间内弥补的话理论上都没有可能。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的充电时间为2h 35m

        那么在续航测试开始之前笔者也对Surface Pro的充电时间进行了测试,使用随机自带的电源适配器将Surface Pro从1%充到100%总共花费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其中前半程在连续充电状态下用了一个小时的左右时间电量就到了50%,后半程因为需要进行涓流充电将电池彻底充满,所以消耗的时间相比之下要多出半个小时,但共计两个半小时的充电时长在笔者看来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成绩,这要比采用同等电池容量的新iPad缩短了足足两个小时。说到原因,Surface Pro的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电流是3.6A的,而Retina iPad使用的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电流是2.5A,所以差距也就因此产生了。

    ■电源设计

        然而高效的充电速度是过程,缩短的充电时间是结果,或许我们更应该去留意一下Surface Pro在整个电源供给方面的设计细节。其实笔者已经不是一次提到了,经典的产品可能不是一出生就是经典,特别是前面有一个如此成功的iPad摆在那里。那么回到Surface Pro身上,相信大部分读者初见这款产品都是通过查看网上的图片,它或是躺在那里,或是立在那里,一个孤立的机器可能很难让我们将其与899美元的身价联系在一起。不妨我们就看看在电源供给方面,Surface Pro有哪些为自己贴金的设计吧?

        在Surface Pro机身右侧的下方是该机用来接驳电源适配器的接口,一个3mm深的圆角矩形凹槽里有5个金属触电,从外观上看,显然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插入式设计来固定电源适配器的插头,而是使用了类似苹果 MagSafe适配器的磁性连接方式。说到具体的操作,我们只要将电源适配器的公头贴近机身上的母头,也就是机身右侧底部的凹槽二者即可自动吸附到一起,由于二者均带有磁性,所以在连接之后还是蛮牢固的。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的电源适配器插头采用磁性吸附设计

        那么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对于经常脱离电源适配器使用的平板来说,好处就是在拔插的时候操作更方便快捷。另外,由于只要电源线张力达到一定限度时,电源插头便会自动脱落,所以说当我们在忘记拔下电源时候,即使误触到了电源线,Surface Pro凭借自身的重量足以使电源插头脱落,避免了从桌面边缘坠落的情况发生。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电源适配器连接排插一侧的插头尺寸很小

        除了接口上的磁性设计之外,Surface Pro的电源适配器本身也凝结了不少设计师的灵感。首先采用分段式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在外观上与Surface Pro本体保持高度一直。由于笔者手里使用的这台是美版机器,所以与排插相连接的插头端尺寸很小,插在排插上之后完全不会影响到其它用电器插头的摆放,这一点很贴心。那么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电源插头形状规格是一致的,所以国行版的Surface Pro应该也会采用同样的设计。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Surface Pro的电源适配器额外提供了一个USB接口

        为了让这个电源适配器物尽其用,微软还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输出5V 1.0A电流的标准USB接口,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它为Surface Pro本体充电的时候,可以再通过这个USB接口去为其它的智能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进充电,当然这得需要它们自己提供一条一头为USB插头的电源线才行。这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来说,不用再为手机额外带一个电源,也可以省下一些空间,很赞不是么?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就是想让读者们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Surface Pro在供电以及续航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单纯拿出一个结果而让它被大多数人误解。其实笔者也承认微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但是绝不是没想把它做好,我们还是得承认制造工艺现在还是推进数码产品进步的主要瓶颈,话不多说,我们还是来看看最后的测试结果吧。

    5测试结果及评测总结

        由于微软的Surface Pro重新回到了曾经熟悉的x86架构平台,所以我们选择的测试软件是在PC平台用于续航测试的PowerMark,它与著名的PCMark、3DMark一样,也是由FutureMark公司所开发的。在测试过程中它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本,其中包括四种常见应用:上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3D游戏,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测试。

        当然这款软件也可以按照用户的使用需求调整测试项目的比重来模拟不同的使用场景。那么为了给出各个应用场景下Surface Pro的续航表现笔者进行了四轮测试,至于具体都是那些内容,下面我们就边看边说吧。

    值得的等待 三星Win8变形平板上手感悟
    PowerMark续航能力测试软件(图片来自PowerMark官网)

        为了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我们会将Surface Pro的电源管理模式设置为兼顾性能与续航时间的平衡模式,除此之外我们在测试之前也做了如下设置,禁止屏幕在系统空闲一段时间后自动降低亮度,禁止关闭屏幕背光,禁止自动睡眠。与此同时,我们让 WiFi 保持在连接状态,从而模拟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状态。


    ■生产模式测试

        虽然Surface Pro的硬件配置要远高于那些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消费型平板,但本质上与超极本定位相仿的它其实主要还是适合用来处理商务事宜,相信有意购买这款产品的朋友也都是想拿它来替代手中的商务型笔记本电脑吧?那么为了先满足这一部分读者的好奇心,我们就先使用PowerMark的Productivity Mode(生产模式)来模拟测试一下Surface Pro在处理相关事项时的续航表现吧。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选用 Productivity 生产模式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生产模式下的续航成绩为4h 15m

        4小时15分钟,估计这个时长与各位心中所预期的成绩应该是八九不离十吧。确实与硬件配置类似的超极本相比,前者的续航成绩与后者普遍在5-6小时的成绩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做最坏的打算,Surface Pro注定是个终身要与电源适配器相伴的机器,不然做销售的朋友拿着它去投标或者是提案的话,很有可能就因为它的短命而导致工作泡汤。但不管怎样它有着比笔记本更好的内容查看方式与浏览体验,就算是需要随身带着电源也还是要比后者更便携。

    ■三个单项测试

        断电之后除了玩游戏以外,相信不同的网友会在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等三个项目上花费不等的时间,所以说对于这些人来讲,一个单一的Productivit mode(生产模式)测试并不能涵盖所有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笔者又使用PowerMark软件在自定义模式下对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三个单项进行了完整的续航测试,具体的测试结果如下。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视频播放续航时间 4h 13m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网页浏览续航时间 3h 53m

    平板流言终结者:Surface Pro续航测试
    文字处理续航时间 3h 59m

        单项测试的使用环境我们依然是按照之前做综合测试时的设定,所以笔者在这里也就不多做介绍了。那么说到最后的成绩,在三个测试项目的考验下,Surface Pro都给出了4个小时左右的成绩,经过组合拼凑后也正好与之前所做的Productivit mode(生产模式)测试成绩相仿。可见不论我们去拿这款平板处理什么样的任务,都差不多可以坚持4个小时,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相仿,略逊于大部分的超极本。

    ■评测总结

        从网上流传的消息来看,顾忌微软 Surface Pro续航能力的网友应该不在少数,其中唱衰微软Windows 平板簇拥苹果iPad的也大有人在。那么笔者觉得用“把对手拉到和自己一个水平,然后再用丰富的经验把对方打倒”这句话来形容该情况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用户的需求仅限于iPad就能满足的内容,那么Surface Pro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就是很多余了,而对于那些只有Surface Pro才能满足其需求的用户来说,苹果的iPad则完全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如何去评判Surface Pro的好坏,或者是仅仅是评价一下它在续航时间上的表现,明确需求都是必须的前提,也就是说在思考这个问题下定论之前请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前面笔者介绍了微软 Surface Pro的硬件配置与功能特性,所以在此基础上,它的续航表现其实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您之前用过普通的笔记本电脑,那么Surface Pro可以达到同样的续航表现,当然对比超极本还是略逊一些,这个估计在Intel下一代Haswell处理器上市之后会有所好转,一起期待微软的Surface Pro 2吧。

    6微软Surface Pro详细参数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平板电脑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