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和谷歌盈利模式,增长率对比
在过去的十年里,苹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首先,它通过 iPod 音乐播放器的热销,让人们熟悉并依赖 iTunes 音乐商店,然后利用 iTunes 拉动第一代 iPhone 智能手机的销量;接下来,它又通过 iPhone 来培养 App Store 软件商店,最后凭借 App Store 来拉动 iPad 平板电脑的销量。而现在,iPad 采用的 iOS 系统正在向 Macbook 笔记本的 Mac OS X 系统渗透,因此 Macbook 也找到了新的销量增长点。
财报显示,iPhone 本季度为苹果带来了133亿美元的营收,接近总收入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4 还占据着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近50%的利润。此外,iPad和Mac本季度的营收分别为60亿美元和51亿美元,同样是苹果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苹果的财报当中,最引入注目的就是来自大中华区的增长数据——营收同比增长6倍,达到5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7.5%,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越日本(15亿美元),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超越整个欧洲的营收(71亿美元),成为苹果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
谷歌的增长率虽然没有苹果那么迅猛,但也超越了两位老大哥微软和英特尔。谷歌的盈利模式可以用“一招鲜,吃遍天”来形容,就是利用它最擅长的搜索引擎技术,让客户的产品出现在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的明显位置,客户根据点击量来付费。与此同时,谷歌还与大量网站结成“广告联盟”,灵活投放不同类型客户的广告,然后进行收益分成。
坐收渔利的谷歌看似无限风光,实际上目前也进入了成长的瓶颈期,一方面,它的风险就在于其收入结构相对单一,搜索是其赖以生存的唯一业务。原本谷歌是创新的代名词,而此时的谷歌最需要创新,近年来,谷歌一直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但没有成功。
另一方面,被谷歌寄予厚望的Android系统,近日也陷入到微软和苹果的专利诉讼漩涡中。在最近的一个季度里,微软以每部Android手机5美元的价格从HTC销售的1200万部手机中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收入,谷歌未从Android直接获利,相反却将其成功果实拱手让与微软,这是谷歌始料未及的。为了扭转这一颓势,谷歌于昨日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后者拥有的大量专利。
对比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率,我们看到苹果不但是最大、而且还是成长速度最快的科技企业,年轻的谷歌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过去一个季度的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微软在营收增长8%的情况下获得了30%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微软娱乐和设备部门的贡献,这其中Xbox游戏机和Kinect体感游戏外设功不可没。
英特尔本季度净利润为30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推出真正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如果只是按照Tick-Tock战略,按部就班的发布新款处理器,是不会取得像苹果那样惊人的增长率的。事实上,面对发展迅猛的移动互联市场,英特尔的反映过于迟缓,到现在还没有推出功耗小于1瓦的处理器,因此只能眼睁睁看着新增的市场份额被ARM占据。
- 第3页:苹果和谷歌盈利模式,增长率对比
- 第4页:现金储备对比,苹果如何积累财富